7月15日,基孔肯雅热478例在佛山顺德区报告疫情,引起各地疾控和卫健单位的重视。基孔肯雅热(CHIK)疫情流行发生于2010年的东莞,在1个月内确诊了92例,疑诊188例。此次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自7月8日发现病例后,公卫部门即迅开展主动搜索,仅1周就搜检出478例确诊,这对阻断疫情扩散具有积极意义。科润达生物代理的IBL品牌的基孔肯雅热试剂盒曾在东莞疫情辅助诊断中发挥作用,本文将推荐这些进口试剂盒,并科普基孔肯雅热临床症状中皮疹和发热的次序。
基孔肯雅热(CHIK)在国内流行情况:
自基孔肯雅热疫情于2010年发生于东莞后,国内常检出输入或散发的基孔肯雅热的病例,科润达生物整理近年的流行和检出情况如图,我们可看到以输入病例居多、多发于边境省市,有同一年份多地发现病例的情况(如2019年云南疫情,在湖南也有发现输入病例)。
此次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病例也是境外输入患者,虽后续搜检都是轻症,但478例数量十分可观,结合目前是蚊媒病高发季节且是暑假旅游高峰期的情况,各地应重视输入的风险,严把境外输入检疫,并做好灭蚊工作和宣传。
基孔肯雅热(CHIK)在国际流行情况:
基孔肯雅热疫情在2025年并非在中国先发,法国自2024年中就开始有基肯疫情蔓延,且至今年的6月仍未停止。在当下,国内基肯(CHIK)疫情传播风险高,一线医疗人员有必要了解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和流病史关注要点,这对防控疫情进一步的大面积爆发是有益的
基孔肯雅热的症状:
所有的基孔肯雅热患者先发生的症状都是发热,患者就诊时的一般主诉为“发热、肌肉痛和严重的关节痛",实际皮疹也是基孔肯雅热的主要症状。据2010年东莞基孔肯雅热疫情文献,90%以上的患者在发热开始后出现皮疹,但因为皮疹一般仅持续3天,而患者常在发热数天后才就诊,容易在问诊中被忽视,所以一线医生近期接到发热患者,应主动问诊皮疹。
一线医生在问诊皮疹问题时,也要关注发热开始的时间,因为皮疹通常出现在发热几天之后,了解皮疹和发热情况有助于判断病程是否进入自愈阶段,以确定诊疗方案。
基孔肯雅热的皮疹与发热次序
有>90%的基孔肯雅热患者会出皮疹,皮疹的形态、数量和分布没有规律。据2010年东莞基孔肯雅热疫情中住院患者的记录,皮疹一般持续3天,超半数的患者的皮疹有瘙痒,半数患者的皮疹形态为斑疹(27/46,64.3%)、充血疹(19/46,45.2%)和丘疹(15/46,35.7%)。皮疹以分布躯干、四肢和全身的情形居多。
皮疹虽然在发热后出现,但皮疹在消退后仍有发热情况。以2008年淄博的基孔肯雅热患者为例,此患者在皮疹开始前是高热(>38℃),皮疹消退后是低热(37.2℃),已进入自愈阶段了,这种如无其它不适,一般采用顺势治疗。
基孔肯雅热抗体检测试剂盒
科润达生物代理的IBL品牌基孔肯雅热试剂盒曾在东莞疫情防控中协助诊断,近十几年我们有持续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流行情况,除IBL品牌进口试剂盒外,德国GSD、美国InBios和CORTEZ品牌也有相关的产品,科润达生物整理列表如下:
结语:
基孔肯雅热有自限性,但在法国的基孔肯雅热疫情中也有死亡报告病例,在流行期间,基孔肯雅病毒能人传人,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疾病,如其它省市发现病例,要重视筛查、搜检和管理传染源,并做好媒介伊蚊密度的控制。科润达生物致力于“疾病防控一体化"的工作,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蚊媒传染病检测产品,请立即联系科润达生物。
参考文献:
1. 中国SHOU次基孔肯雅热流行患者的临床特点 学者:翟洁卿、李鸿超、林炳亮等
2. 淄博市SHOU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策略研究 学者:李栋 郑文贵
深圳市科润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主营:TNF-α检测试剂盒|HMGB1多克隆抗体|糖代谢相关检测试剂|美国Invitrogen细胞因子
ICP备案号:粤ICP备18097826号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总流量:467457 网站地图